
纪念杯属西洋造型,杯耳两端各有一只白头翁,寓意白头偕老。

杯盖上有一只鹰,脚下还踩着太阳。
●宝贝:白铜结婚纪念奖杯
●持宝人:刘先生
民间有传明年是盲年,所以很多人赶在春节前结婚,结婚时朋友们喜欢送礼物,送家电、送玩具、送水晶摆件等,但你见过有人送“奖杯”么?读者可能觉得好笑,但在民国的佛山,送一个精致的奖杯做结婚礼物可是一种潮流,不信?那就看看刘先生收藏的这个“奖杯”上怎么写吧。
白铜“奖杯”上书“幸福家庭”
刘先生展示这款“奖杯”前故意不透露细节,听闻只是一个奖杯,一直以为是某比赛的奖品。从外观看,这个奖杯与当今的金属奖杯非常像,一对环形杯耳,上加一个杯盖,不过奖杯却内含不少玄机。
据介绍,奖杯正面为一幅“喜上枝头”图,一只喜鹊落在枝头吟唱,背面由于年代久远而显得有些模糊,不过可以看出这里有一块区域曾经为鎏金表面,上面隐约可以看到写有一些字。在场的藏家用放大镜观看,发现正中写着“幸福家庭”四个大字,排头则写着:“刘宗尚同学结婚纪念”几个字,这让藏家们越发好奇。而后面也有署名“黄应远、欧励勋、区炽文同学”,大概是说刘宗尚同学结婚,几位同学一起凑了这个纪念品送给他。
这个纪念杯的器型也很讲究,外观属于西洋造型,杯耳采用很细且流畅的半弧形,这明显区别于我国传统的粗短弧形造型,杯耳的顶端各有一只小鸟造型,鉴定家黄浩全说这是两只白头翁,象征白头到老,杯盖上则有一只鹰,脚下还踩着太阳。
纪念杯系刘家宝贝
刘先生表示,这个纪念杯他一直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,据说传自爷爷,一直放在仓库中,在一次清洁卫生中才重见天日,仔细观察后发现其中蹊跷,所以决定请藏家们看看。
黄浩全解释说,既然是家传,这个藏品基本确定为佛山的产物,这也符合佛山铜铸业发展的历史。在佛山铜箔打铸器皿是很流行的,包括铜质纽扣、锅碗瓢盆、祭祀器皿等均有,大户人家也比较喜欢使用铜器。而这个奖杯从外观上看是典型的仿制西方银器的器型制作的,应该是民国中后期的作品,做工也算不错,在当时也是一个挺贵重的礼物了,市场价值大概在2000元左右。
讲古
送纪念杯有些“崇洋”
提到这个纪念杯背后的故事也挺有意思,某某“同学”这一称呼多出自民国时期的西式学堂,杯体上刻着的几个人名他们的关系很可能就是同学关系,这也证明了当时工业发达的佛山,年轻人流行去西式学堂就学。
虽然接受西式教育,但不至于非要送一个西式礼物啊?黄浩全解释说,这也很正常,在当时的年轻人看来,西方的东西是一种潮流,就好比现在的小孩子“哈日、哈韩”,当时的年轻人也“哈西”,就是比较崇洋,所以几个同伴合伙送一个这样的礼物显得非常有面子,不过即使是仿制西洋的东西,诸如白头翁、喜鹊等因素却也包含了浓郁的中国喜庆特色。